2025 年 3 月,四川省纪委监委发布的警示教育片在干部群体中引发震动。画面里,身着囚服的雅安市名山区原副区长骆毅对着镜头哽咽:"为了维持虚假的体面,我把自己钉在了耻辱柱上。" 这位曾被视为 "明日之星" 的 80 后副处级干部,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重点培养对象到阶下囚的戏剧性转变,781 万元贷款与受贿金额交织出的堕落轨迹,揭开了一个年轻干部异化变质的过程。
1984 年出生的骆毅曾是组织重点培养的 "好苗子"。22 岁入党,24 岁进入公务员队伍,32 岁便主政蒙阳镇,38岁晋升副区长。同事眼中 "骑着电动车跑田间" 的年轻镇长,却在掌握实权后逐渐迷失。从更换最新款手机开始,到非豪华轿车不坐,再到频繁出入高档会所,消费欲望随着职务晋升不断膨胀。为维持超出收入水平的奢靡生活,他开启了疯狂的借贷模式。
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、网络平台的高息网贷、民间借贷的短期拆借,骆毅的负债版图在十年间扩展到 67 家机构、199 笔借款。当 781 万元债务产生的月息超过其合法收入时,这位分管城建、交通的副区长开始将审批权明码标价。某次项目验收中,他首次收受施工方 2 万元 "感谢费",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。从工程款拨付到招标评审,手中的公权力成了填补债务窟窿的 "提款机"。
2024 年 6 月,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,骆毅选择主动投案。经查,其受贿所得基本用于偿还贷款本息,个人账户始终处于 "拆东墙补西墙" 的状态。更具警示意义的是,即便在 2023 年全省开展年轻干部警示教育月期间,他仍顶风作案收受贿赂。这种近乎疯狂的贪腐行为,暴露出个别年轻干部对纪法底线的极端漠视。
在忏悔书中,骆毅剖析自己 "错把享乐当追求,误将特权当本事"。他坦言第一次收钱时的侥幸心理:"觉得数额不大,又是现金交易。" 正是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,使其在违纪违法的泥潭中越陷越深。当审查人员出示其出入高端场所的消费记录时,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副区长突然情绪崩溃:"那些所谓的面子,现在看起来多么可笑。"
该案暴露出年轻干部监督的薄弱环节。骆毅在重要岗位任职期间,所在单位对其异常消费行为未能及时察觉,日常谈心谈话流于形式。其分管领域涉及大量工程项目,但廉政风险防控存在明显漏洞,给权力寻租留下操作空间。更值得深思的是,部分年轻干部在 "精致生活" 包装下,将超前消费等同于身份象征,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成为滋生腐败的思想温床。
站在被告席上的骆毅,用三年六个月刑期偿还了权力变现的代价。这个本该在乡村振兴一线施展抱负的年轻干部,最终在铁窗内算清了人生的政治账、经济账、名誉账。他的堕落轨迹警示后来者:党员干部的体面从来不是靠名包豪车装点,而是用为民服务的实绩铸就。当消费欲望突破纪法防线,再光鲜的 "人设" 终将崩塌为悔恨的囚牢。
#春季图文激励计划#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